2024年度总结

  1. 过去的2024
    1. 远行
    2. 家庭
    3. 工作
    4. 跑步
    5. 去年的目标
  2. 到来的2025

时光荏苒,岁月如梭,一转眼2024有过去了,这个年终总结推迟到了农历新年前,才抽空落笔,实在是拖沓他妈给拖沓开门,拖沓到家了。

本周提前一周开始休假,爸妈他们周六已经坐绿皮火车的卧铺回老家了,年假太多了,放着不休就过期了,想想老人家带了两个娃一年,让他们先回老家歇歇,我不想回老家的出发点有两个:

  • 老大的腺样体肥大,生病了会很难受,呆在深圳天气不冷,空气质量也很好。
  • 和爸妈待在一起太久了,不想回去过年还让他们忙这忙那的,比较重要的是:我们也有想自己单独相处的时间。

去年过年就没回老家,对于春节来说,过年不团圆,也不太好,看过年的天气吧,我们再决定回不回去。

分界线

上面的部分是过年前写的,还是烂尾了,今天初七了,除夕前一天买票决定回老家过年,因为看了一下天气还不错,的确过年三天的温度还行,我们除夕早上5点出发机场,7点的飞机,9点多到了合肥机场,开着提前租的车,11点30左右就到了蚌埠,然后去买了点东西,12点多回到家。

下面还是总结一下2024,展望一下2025吧。

过去的2024

远行

去年出深圳市的旅游,一共有八次,其中三次还是项目组团建去的。

  • 惠州小径湾艾美酒店(1月)

项目组团建去的,酒店很不错,视野很开阔,因为靠海,房间有一点霉味,沙滩的沙子很细很细,很舒服。餐厅也可以点菜,挺不错的。有时间可以去多住两天。

  • 珠海御温泉渡假村(4月)

项目组团建去的,在珠海斗门,很西边的地方,里面的特色我觉得反而不是温泉(也没泡),而是晚上的庙会美食,进去随便吃,边吃边逛,还以工作室的名义冠名了“太公分猪肉”的活动(广东的一个习俗)。反正吃的挺饱的,不过我应该不会带小孩来这里吃的,因为你能想到的原因。所以以后大概率不回来这里。

  • 河南周口(4月)

带着老大和老婆一起回丈母娘家,春天回去真的好舒服。不过比较悲剧的是,最后一天我爸打电话说悠悠生病了,腿上起了很多寻麻疹,第二天又发高烧,回去后好在没啥事,应该是病毒感染导致的。

  • 东莞隐贤山庄酒店(5月)

位置真的是很偏,酒店房间一般般,外部设施比较陈旧,唯一比较满意的是晚上的水上灯光秀,灯光、喷泉、烟花、音乐的结合还是比较酷的,且我们是在旁边的餐厅吃的,一边吃一边看水上表演还是不错的。下次应该不会再去了

  • 香港之行(9月)

中秋,和老婆带着老大去香港玩了一下,到了都下午1点了,在尖东下的地铁,在K11商场里面的「Bloom by Wang Jia Sha王家沙花樣年華」 吃了一个面,老大吃的可香了。吃完就去了星光大道,人很多,天气不错,景色宜人,做了邮轮去对面的中环,接着就回来了。

  • 澳门之行(10月份)

和老婆,带着老大去澳门,把弟弟扔在家里 ,因为每天提前规划,前一天决定去的,所以没有去澳门的船了,买了蛇口到珠海九洲港的船,是很便宜,离拱北口岸很近,不过人真的是居多,下次再也不节假日走这里。

过了口岸免费的发财车太多人了,直接做公交去大三巴,下车走在澳门的街道走着真的是很舒服,比香港舒服多了,路上吃了牛杂,巨好吃,去大三巴牌坊的路上遇到了很多人打卡的「英记」饼屋,它家的猪肉干,娃很喜欢。

到了大三巴,人也居多,不过大三巴旁边的胡椒饼也是很少吃,老大吃了一个还想吃,又买了两个。

紧接着,走去新葡京酒店,看了看赌场,人居多,就没玩了, 接着直接坐公交去南部的离岛区域,看永利皇宫的喷泉,做了免费的缆车,接着从永利皇宫出来,坐地铁直接去氹仔码头,坐船回深圳机场码头。

  • 中山崖口村(10月)

深中通道开了之后,第一次过去,跨海大桥还是比较震撼的,特别是回来的时候开车进入魔鬼鱼的海底隧道,视野还是比较震撼的。

再说崖口村,周末车很多,不过进入村口后,可以随便停,我们去的时间正好,水稻成熟,微风拂过稻穗夹杂着稻香,走在田间,体验真的超好,回到了小时候的感觉。

不过说实话煲仔饭真的不好吃,人还多,劝各位不要去吃煲仔饭,和深圳各大椰子鸡的煲仔饭差远了。

下午走的时候,经过了崖口的海边长堤,人超多,很多人在堤坝上吃烧烤,往前开了一段,在没人的地方停下,在堤坝上坐了坐,还是很舒服的。

  • 潮汕之行(12月)

量子后台团建去的,第一天下午去看潮州古城,看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广济桥,风景还可以,桥都是后来重新修缮的了,其实没啥可看的,晚上住的汕头万豪,第二天我早早回深圳了,自己应该不会去了。

家庭

去年整体和前年没太大差别,除去工作之外的空闲时间都是围绕着两个娃,年底有点想明白了,其实没必要自己的空闲时间全部围绕他们转,他们其实可以自己在托班或者其他地方玩的挺好的,有时候我带他们还会训斥他们,反而适得其反。

年前提前休了一周,爸妈回去,我自己在这带两个娃,老婆上班,白天陪他们玩,晚上睡了洗衣服,我发现今年不会抱怨太多东西了,很多事情自然而然的就做了,主动担责,不要太多的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父母,爱人,孩子,他们是用来爱的,不是用来抱怨的。

年后初三回来,初八上班就把两个娃都丢给了七七老师,他们在托班过的不要太开心,突然就想明白了,他们不是不能离开我们,而是有时候我们不能离开他们。所以,如果爷爷回老家,我也可以尽量平衡自己的空闲时间,没必要全部都来围绕他们转,那样就失去了自我,也很累,最终的结果也不一定是好的。爱不是完全控制,而是让其自由的生长

关于两个娃的身体健康,老大真的是体质弱,老二很健壮,不过两个都上幼儿园,真的是一个生病另一个在劫难逃,下面是发烧记录以及其他问题去医院的记录,希望明年能少去点医院。

不过老大睡眠不好的问题,还是需要看一样中医调理一下,腺样体复查已经恢复成Ⅲ度,堵了60%,晚上睡觉也不张嘴呼吸,医生也说都不够手术指标,所以还是约一下深圳中医院的号,看看怎么调理吧。

还有老大的尿尿问题,白天老师想去尿尿,然后也没有尿,查了尿没有任何问题,搜了一下,可能是神经性的尿频,多发5~6岁,也不用怎么治,还有他头发斑秃的问题,虽然好了,但是感觉还是有一点,感觉和白天尿频都是神经发育导致的。

老婆最近两年都是在家办公,去年体检乳腺结节Ⅲ度,还是需要注意一下不能熬夜,但是她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和焦虑的状态,又喜欢经常熬夜,我还是要想办法多关注一下她的心理健康,多关爱她,让她有更多的安全感。

老大今年就要上小学了,去年看了大半年的房子,还是没有买,给我的时间不多了,2,3月份就要买了不然等到5,6月份小学报名了,那时候就只能上航城学校了。

工作

去年6月5日,CodeV项目版号获批,算是一个好消息,大的Milestone也是9月份做了CBT1的大规模测试,数据还算很不错的,今年5月份要准备CBT2付费测试,上半年可能会比较忙,希望项目可以快点上线,别拖了,真没啥好做的了。针对我们这种单局核心玩法的游戏,单局做好就可以了,局外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,可以慢慢堆。

年底的聚餐,总监和我们项目的吃下半场,都喝多了,总监点名了很多次,说我要想想怎么做能对业务有最大的输出,不要天天想着研究什么技术。其实总监说的一定问题没有,屁股决定脑袋,我在那个位置也会这么说的,但是技术对业务的贡献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积累的,哎,只是私底下多花一定时间了。

去年整体工作的投入度不是很高,所以年底的T11答辩干脆没报了,去看了一下,当前职级了4.6年了😂,有种很无力的感觉,希望今年能够平衡好工作和生活吧。

我还是保留着,学习一个新的技术或者知识的时候,写笔记的习惯,觉得这样可以更好的让自己可以吸收和总结,去年写了几篇,如下:

还有几篇没发写完的,最近抽空赶快截稿。

去年的Cyber Monday CKA的认证考试打折,就买了两个认证考试,今年要花时间考一下:

跑步

去年总共跑了1099KM,没有参加正式的比较,因为深圳的两个马拉松都没中签,珠海的横琴马拉松中签了,最后又被不可抗力取消了,也就为了公司的司庆跑了两个半马,明年争取多跑两个。

现在我见人就推荐别人跑步,发现跑步真的能够很有效的改善体质,促进全身血液循环,可以解决很多潜在的问题,目前没有一个被我说服的,不过我家两个娃喜欢跑,今年先带动老大跑步,改善改善他的体质。

去年的目标

  • 个人成长:
  1. X follower 1K+。还没到100
  2. 坚持每天,每周,每个月进行review工作,生活。借助Read Later工具,Instapaper等。没做到review的频率
  3. 开始学习资产管理,坚持每周,每月进行review。beancount账单管理搭建了一版本,没有按时刷新,需要重新整理
  4. 重新捡起来英语,特别是口语,切入点:youtube技术博主+学习的关于cloudnative的视频 or TED专业方向的演讲,背诵+单词,考个雅思。未实行
  5. 跑步1000KM+,半马和全马各至少跑一个,Keep的数据进行迁移。完成✅。
  • 技术成长
  1. 考一个CKA认证。报名了,没考
  2. 技术学习和分享:K8s,OpenTelemetry,Prometheus,ES,gRPC。gRPC和K8S没整理完
  3. 学习一个前端框架,写个网页自己玩。未实行
  4. 自己组个NAS玩玩。未实行
  5. 数字化人生,通过ASR,录入ES,并支持索引,结合自己前端学习,做出完整的东西。未实行
  6. 写一个robot,做Read Later的事情,汇总通知。完成,但是没用起来,✅。
  • 家庭成长
  1. 娃子的教育,两个娃的英语还没有启蒙,不能再玩了。numberblocks太单调,多找点,还有学习App
  2. 申请香港优才。高才计划本科不符合。未实行
  3. 搬家,卖房子,看情况决定是否买房子。找了半年,没买
  4. 每个月一趟家庭旅游。只出去了四次

到来的2025

  • 个人成长:
  1. X follower 1K+,数量不是目的,目的是更多的表达和交流。
  2. 坚持每天,每周,每个月进行review工作,生活。视频号上很多好的视频,如何更好的进行整理,备份,方便review。
  3. 开始学习资产管理,坚持每周,每月进行review。把beancount知识整理好。
  4. 重新捡起来英语,特别是口语,切入点:youtube技术博主+学习的关于cloudnative的视频 or TED专业方向的演讲,背诵+单词,考个雅思。
  5. 跑步1000KM+,半马和全马各至少跑一个。
  • 技术成长
  1. 考一个CKA和CKS认证。报名费都交了,没理由了。
  2. 技术学习和分享:K8S和gRPC整理完。
  3. 自己组个NAS玩玩。
  4. 数字化人生,通过ASR,录入ES,并支持索引,结合自己前端学习,做出完整的东西。
  5. 云原生项目落地。
  6. 强化学习在游戏局外社交相关的推荐逻辑。
  • 家庭成长
  1. 娃的英语素质培养。
  2. 申请香港优才。高才计划本科不符合。
  3. 买房子小孩子上学
  4. 每个月一趟家庭旅游。